拖延心理学 笔记
拖延心理学
0. 编者按
不要贴标签,说自己有拖延症
对每天的时间和摄入大脑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1. 拖延背后的八大心理因素
i. 追求完美
害怕犯错 完美主义者对于成功的定义过于不切实际
ii. 对未知的恐惧
害怕采取行动 暴露不希望了解的事实 “无知不代表快乐”
iii. 承诺“稍后”再做
“未来的你”和“现在的你”不能同日而语
a. 热-冷共情鸿沟
人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基于现阶段个体的心理状态
个体处于“热”的状态(情绪唤醒)会高估其“冷”的状态(情绪未唤醒)时的感受和行为倾向
b. 时间不一致性
人们倾向于依照决策对自己的即时影响做出决定,而并非依照决策所产生的长期影响做出决定
未来的你知道你应该做那些能够给你带来最大长远收益的事情
现在的你倾向于高估那些能给你带来即刻收益的事情
iv. 只专注简单的任务
情绪大脑想要立即得到快感,不管为将来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逻辑大脑知道要考虑长期的影响,但未来的未知收益看起来总不如短期快感来的诱人
v. 经历动力缺失
发现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时,就会缺乏动力
将任务与兴趣目标,价值观之类联系起来,就能增强从事这项工作的动力
vi. 不知道从何开始
任务过于复杂
a. 写下需要关注的具体任务
b. 决定哪些行动可以立即执行,并且去做
c. 组织剩下的任务
d. 不断回顾你的任务分解
e. 逐一完成每项任务,直至全部完成
vii. 经常分心
设计优化的工作环境,防止诱惑你分心的事件发生,诸如:
使用self-control,freedom等软件屏蔽分散注意力的软件
删除智能设备上的游戏与多余应用程序,携带工作用手机
需要专注时,断网
降噪耳机
关门
……
viii. 没有足够的时间
改进计划方式,留下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任务
做日总结和周总结
利用碎片化时间,诸如:
没时间锻炼 ➡️ 快走10min
list里任务太多 ➡️ 选择一个对职业生涯最有帮助的去完成
没时间写报告 ➡️ 先写大纲和导图
起晚了 ➡️ 不要懊恼,专注于其他可以获得能量的方式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